2003年3月6日专业股票配资利息,项辉方悄然离世。在上级的安排下,她的葬礼举行得庄重而隆重。八宝山殡仪馆内,哀乐阵阵,气氛肃穆而庄严,许多人自远方赶来,亲自送她最后一程。大厅内悬挂着一幅幅挽联,白花如雪,悼念之情溢满每个角落。全国的媒体记者也在场,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。虽然很多人对项辉方这个名字不甚熟悉,但提到她的丈夫——黄永胜时,无人不知。
1981年,黄永胜因涉嫌叛国罪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,然而项辉方却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,反而官职逐步升迁。在九十年代,她成为总参谋部办公室主任,赢得了国家领导人的信任与支持。这背后,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1937年,日军全面侵华。此时,项辉方正在保定的师范学校读书。在国家危难之际,她毅然选择加入了八路军,投身抗日战争。项辉方来自一个贫苦家庭,自小目睹了民众疾苦,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向往。面对国家危难,她毫不犹豫地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。
展开剩余85%在部队中,项辉方迅速崭露头角。她不仅有过较高的文化素养,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成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干事。在这段时期,她深入农村,抓住“工农结合”的核心思想,帮助民众坚定了抗战决心。她的宣传工作打动了许多百姓,许多青年也因此投身八路军,为抗战出力。
1938年1月,项辉方顺利加入党组织,并随军抵达完县工作。此时,黄永胜因受伤正在这里养病。当他们初次相见时,黄永胜被这位19岁的小姑娘深深吸引。尽管当时黄永胜并不急于结婚,但身边的人笑称他“眼光高”,他似乎只愿意娶一个美人。听到这话后,黄永胜并未多说什么。
事实上,项辉方对黄永胜并无太多兴趣。她仅是一个临时护士,曾在医院偶遇过他。黄永胜的军事才能受到许多人的称赞,但他的文化水平较低,而且性格直率,粗鲁的言辞往往让人难以接近。没过多久,项辉方接到了新的任务——照顾黄永胜的日常起居。原来,黄永胜主动提出,要让项辉方来照顾自己。
抗战时期,大家都将民族生死存亡视为首要任务,私人的情感显得不再重要。于是,项辉方每日按时来看护黄永胜,两人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。
1938年中期,黄永胜从医院出院,组织再次出面撮合二人。当项辉方接到任务时,内心充满了疑虑。她希望自己的伴侣不仅在精神上有所共鸣,文化素质也要匹配。但就在这一年,战事骤然升级,日军对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。在突围中,项辉方所带的医护队遭到敌军袭击,生死关头,黄永胜带领队伍及时赶到,展开了营救。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,黄永胜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冷静的作风。
这一事件让项辉方对黄永胜产生了新的看法,二人的关系也因此更加亲密。年底,项辉方答应了黄永胜的求婚。她心里明白,黄永胜虽然有缺点,但若加以改造,或许会变得更好。
人们或许会问,作为八路军的一员,黄永胜怎么会有那么多令人不悦的缺点?其实,他的缺点并不仅仅是性格上的直率,还有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毛病。然而,项辉方并没有选择放弃,而是决定全力帮助他。结婚后,她并没有选择做全职太太,而是更加投入到革命事业中。她在晋察冀军区担任妇救会主任,深入基层,广泛宣传,鼓舞女性参与抗战。在她的领导下,晋南的女性们纷纷投身革命,社会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。
与此同时,项辉方还筹办了扫盲班,向女性和儿童普及文化知识,推动了地方的文化进步。她的影响力逐渐扩大,成为了区域内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
1944年,项辉方向上级请示后,前往白求恩军医学校深造。她在校期间,刻苦学习,尤其在实操方面,展现出卓越的能力。回到晋察冀军区后,她已成为名声在外的“小神医”,并开始培训一批战地医护人员,为前线的战士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支持。
1946年,项辉方和黄永胜一起调往东北工作。刚到东北,项辉方就受到各方重视,她以出色的政治素养和文化背景,获得了领导岗位。在艰苦的条件下,她亲自带领队伍建校,并为贫苦地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。经过多年艰苦奋斗,四野逐步解放了大片土地,项辉方也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,照顾干部和战士的家庭,成为革命事业中的一员重要力量。
新中国成立后,项辉方和丈夫前往广东,继续在教育和文化事业上贡献力量。在特殊的历史时期,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,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敢发声。当广东八一中学出现不良风气时,项辉方挺身而出,面对不法分子毫不退缩,坚决捍卫学校和孩子们的正当权益。
1981年,丈夫黄永胜被判18年有期徒刑,但项辉方依然保持着对自己的坚持和独立。她未曾探望丈夫,也没有让孩子们去看望他。在外界的压力下,她坚持做自己的事业,默默地付出。
1983年,项辉方被组织召回,接任军政大学办公室主任这一重要职位。面对新的挑战,项辉方既欣喜又忧虑,但她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威信,很快将军政大学的各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她的领导风格获得了所有师生的高度赞扬。
九十年代,项辉方的才干和能力被再次认可。当杨得志将军担任总参谋长时,项辉方被调到总参办公室工作。她处理事务果断、迅速、准确,赢得了所有同事的尊敬和信赖。她的能力和责任感不仅让总参谋部高层对她深信不疑,也为军队的运转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项辉方的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工作,她的家庭也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四个子女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表现,大儿子黄春光在空军中脱颖而出,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分别在部队和艺术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。项辉方的子女们深受她的影响,秉承她的信念,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。
1988年,项辉方荣获了解放军独立自由勋章,亲自接受了领导人的颁奖。在那个盛大的场合上,项辉方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姿态,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与尊敬。她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,已经深深刻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。
2003年3月,项辉方病重住院,许多老战友和领导纷纷前来看望。在她离世后,党和政府迅速发布了追思报道。项辉方的遗体最终与丈夫合葬,默默地见证着她一生的奉献与牺牲。对于这位坚定的共产党员和忠诚的革命战士,党和人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,她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